-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精讀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三②陰氣說

為什么西醫(yī)強調,有高血壓的人,要少吃鹽。其實,在幾千年前,《黃帝內經》就給出了答案。因為咸味入腎。腎在中醫(yī)里被稱為“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如果我們缺少鹽,人就會感覺沒勁,也就不可能會有所謂的伎巧產生。
但是,如果過量食用鹽,就會導致肝氣過旺,從而導致心氣過旺(腎為肝之母,肝為心之母),從而導致高血壓。因此,張悟本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很多人是把藥當飯吃,而懂得養(yǎng)生之人,是要把飯當藥吃”。其實,把飯當藥吃的精髓就是食療的精髓。
有很多人覺得中醫(yī)不好把握,學起來費勁,那是因為你不懂得原理。因為中醫(yī)不像西醫(yī),西醫(yī)是以解剖學為基礎,把人當機器看待,研究的是死人,治療也完全按流程走。這樣,你只需要死記硬背,掌握好知識點就行了。
但中醫(yī)則不同,它是以經絡為基礎,研究的是活人(死人無經絡),由于每一個活人都不相同,季節(jié)和地域也不相同,因而,即使同一種病,你也無法按同一方法去治療,這就是中醫(yī)強調的,治病要因人因地時時制宜的辯證論治法。
因此,學中醫(yī),不是需要把知識點記在本子上,然后死記硬背,而是先要理解原理,進而悟其體質,這樣才能見招拆招,隨機應變?,F在的中醫(yī)學院式的教育,按統(tǒng)一的方法教授知識點,以標準答案為考試重點,而不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悟,也許每個人悟的結果并不完全相同,并非標準答案,或者在這是標準答案,在那就不是標準答案,但只要在應用的具體對象上應用對了,那也就是說他悟到了。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現有意義上的中醫(yī)教學體制,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真到了實踐中去了,就會顯得束手無策,這正是中醫(yī)學院式的教育的悲哀。
學完了陽氣說和陰氣說,自己還要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針對你自己的調理方法。不要聽張三專家說,吃什么好,你就吃什么;而李四專家說吃這個不好,你就不要吃,而一定要明白原理,才能知道在什么時間點,什么地方,去吃對適合你的東西。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學透了中醫(yī)。
而本篇的重點就是五行、五味、五臟學說,學會了上面這個圖解內容,也就掌握了五味、五臟之間的相生相克的原理了!也就真正能明白和理解生氣通天論的核心思想了。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8咳論之五臟...06-3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7氣厥論之病...06-2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6刺瘧之放血...06-16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5瘧論之打擺...06-0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4逆調論之胃...06-02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3評熱病論之...05-26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2刺熱之五臟...05-1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1熱論之熱病...05-12
- [本站]酷暑難耐當心空調病07-03
- [事件]每天爬爬樓抗衰延壽07-03
- [事件]普通人補葉酸防不了中風07-03
- [事件]日行百分鐘,慢性腰痛風險降...07-03
- [事件]大腦真的會“短路”07-02
- [事件]眼睛為什么會散光07-02
- [事件]“會說話”有四個階梯07-02
- [事件]用筷子吃飯嚼得細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