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手術艱難選擇的五種情況

手術艱難選擇的五種情況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0-7-15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本來,醫(yī)生根據醫(yī)學適應證提出手術建議,只要病人和家屬同意,就可以做出手術抉擇。但有些情況下,手術抉擇并不容易,我講幾個我遇到的例子。

 

陸軍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醫(yī)師    張正豐

 

第一種情況,病人和家屬意見不統(tǒng)一

有時是病人和家屬對手術方式的選擇有分歧,有時是病人和家屬對手術與否意見不統(tǒng)一,比如家屬不要求手術,病人堅決要求手術。這時醫(yī)生該怎么辦呢?我的做法是,請病人和家屬盡量全部到場,我來做病情宣講,內容包括:診斷、手術適應證、手術方式、手術風險、預后、費用等,他們開家庭會,告訴我最后的決定。手術建議權在我,手術決定權在家庭。

 

第二種情況,明確知道手術預后不好

到目前為止,最讓我心有余悸的高位骶骨腫瘤,我遇到過2例,其中一例在術前大小便功能已部分喪失,我反復告知病人及家屬術后大小便功能障礙會加重,當時病人及家屬都表示可以接受,選擇手術治療。但在術后半年,病人難以接受需要按壓小腹才能排尿的狀況,表示“要自殺”。我只有反復給他做心理疏導,協(xié)助他看心理醫(yī)生等,當時自己的心理壓力特別大。

 

第三種情況,病人期望值太高

我曾遇到多例脊髓壓迫癥病人,術前交代“只要神經癥狀不加重,就算手術成功”。手術后,病人反復表示難以接受神經癥狀改善不完全的結果。我的做法是,請病人多看幾家醫(yī)院,多聽幾個醫(yī)生交代的預后。

 

第四種情況,病人不信任

我遇到過很多例不相信醫(yī)生治療建議的病人,他們甚至不相信科室討論的結果,只相信病友的建議或自己對疾病的理解。應對這種情況倒也簡單,也是建議他們多看幾家醫(yī)院。其中也有一些極端的例子,耍橫撒潑,對此我只能表示難以勝任治療。

 

第五種情況,沒有手術指征或者可以保守治療

曾遇到不少神經根型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的病例,我都建議他們保守治療3個月,可沒多久就發(fā)現病人在其他醫(yī)生那里做了手術。有一個頸痛頭暈的65歲女病人,我建議她看神經內科。2個月后,她來我門診看病,我發(fā)現她被手術換了兩個人工椎間盤。對此,我只有一聲嘆息。

 

醫(yī)生是個特殊職業(yè),最大的特殊之處有兩點:醫(yī)患知識不對等和病人付錢看病,這也是目前產生醫(yī)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所能做的只是:真誠交流,讓病人和家屬盡量了解和理解病情;提出醫(yī)療建議,讓病人做出符合醫(yī)學原理的決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