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本站>> 如何理解: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如何理解: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byb.cn
[本站] 作者 :大道至簡 日期:2014-11-5 08:06

    【byb.cn 大道至簡】"物無美惡,過則為災",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但在養(yǎng)生之道中能理解的就不多了。

 

byb.cn
如何理解: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這句話的出處,源于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詞以戒酒為題,是一首令人解頤的新奇滑稽之作,全詞通過"我"與杯的問答,風趣而又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政權的失望與自己心中的苦悶。

 

  為什么今天我們在這里來討論這句話,它對養(yǎng)生到底有什么指導意義呢?

 

  我曾經在以往的文章中反復強調一點,即,中醫(yī),之所以被稱之為中醫(yī),并非它僅僅是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英文就是這樣譯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但實際上,它更深層次的含義則是"中和"的醫(yī)學,它是一種追求"陰陽"平和的醫(yī)學。這就是為什么《黃帝內經》中稱健康的人為"平人"了,因為伊始之人,也就是指陰陽平和之人。所以,很多人看中醫(yī),都會問:"大夫,這病中醫(yī)能治嗎?",實際上,這是以西醫(yī)的觀點來看中醫(yī),醫(yī)患之間有點"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真正懂中醫(yī)的患者,在與中醫(yī)對話時,不要用治病這個詞,而是請大夫幫助給調理一下,這才符合中醫(yī)的思維邏輯。

 

  說了半天中醫(yī)的含意,再來說說本文要說的"物無美惡,過則為災"這句話。其實,它就是一種中醫(yī)的哲學思想,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那如何理解呢?

 

  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你很胖,想減肥,就會有人建議你,少吃點肉,多吃點蔬菜和水果,多運動。

 

  可問題來了:

 

  第一,少吃點肉,多少量算少。對于體重160斤的,和體重180斤的,多少的量算少吃?對于男人和女人,對于不同身高的人,對于不同種族的人,如何來衡量多與少呢?

  第二,多吃蔬菜和水果,什么類型的蔬菜和水果?多大的量算是多吃呢?

  第三,多運動,什么情況下算是多運動了,有什么判斷的標準呢?

 

  好了,考驗中醫(yī)的水平來了。大家都吃過湯藥。是不是每一味藥后面都會有重量???都有多少克啊?對,這就是量,這就是尺度,這就是對于你這個個體的尺度。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針對你開的藥,也許并不適用于他人。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這個火侯的拿捏,看的是中醫(yī)的功力和水平。

 

  同樣的道理,不僅是體現(xiàn)在中醫(yī)的哲學思想中,它同樣也是東方的文化智慧之精髓。比如,對于中餐而言,同樣是魚香肉絲,用同樣的原材料,在不同的廚師手中為什么能做出不同的味道來,答案只有一個,火侯掌握的水平不同。什么時間該放什么,這考驗著廚師的水平。

 

  同樣的道理也運用在治國理念中,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面對釣魚島危機、南海危機、中印邊境沖突,拿捏好火侯和分寸,才考驗治國的水平和能力,這是東方的文化和智慧。

 

  因此,一個真正的好的中醫(yī),絕對不是千人一方,即使是同樣的病,也會在原方之上,因人因地因時做加減,因為人是活物,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這就是"物無美惡,過則為災"的道理;

  同樣,當你吃飯、喝水、睡覺、運動時,都需要掌握好這個度,這就是"物無美惡,過則為災"的道理;

  同樣,在你為人處事時,也要掌握好這個度,將所有的事情,做通盤考慮,不掙錢不行,但為了錢而毀了身體的健康也值不當,這就是"物無美惡,過則為災"的道理。

 

  尺度、火侯拿捏的好了,你才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平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