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書評>> 精讀內(nèi)經(jīng).靈樞.腸胃第三十一

精讀內(nèi)經(jīng).靈樞.腸胃第三十一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14-10-27 06:58

    【byb.cn XJ】腸胃,主要講的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構造。有鑒于當時科技發(fā)展水平,這類描述比較泛泛而已。


byb.cn

精讀內(nèi)經(jīng).靈柩.腸胃第三十一


  在本文中,黃帝對話的對象不是岐伯了,而是伯高。那伯高又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呢?
 
  據(jù)稱,伯高是上古時期傳說中名醫(yī)。據(jù)傳亦為黃帝之臣子,精針灸術,與歧伯齊名。舊說黃帝與伯高、歧伯論醫(yī)藥,而創(chuàng)醫(yī)藥,當為后代編造的附會。


  晉代史學家、醫(yī)學家皇甫謐撰《黃帝針灸甲乙經(jīng)》,曾指出:"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nèi)考五臟六腑,外綜經(jīng)絡、血氣、色侯,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之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其論至妙"。可知伯高之為醫(yī)是以針灸之理論、臨床和熨法等外治為特長,同時,對脈理亦多有論述。


  【原文


  黃帝問于伯高曰:余愿聞六府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


  伯高曰:請盡言之,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后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腸后附脊,左環(huán)回日迭積,其注于回腸者,外附于臍上?;剡\環(huán)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啬c當臍左環(huán),回周葉積而下,回運還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回腸,左環(huán)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huán)反,三十二曲也。


  【全文翻譯


  黃帝向伯高問道,我想了解一下六腑之中消化器官的狀況,關于腸胃等臟器的大小、長短及容納飲食物的數(shù)量的多少是怎樣的情況?


  伯高說,請讓我詳細地給你講一下,飲食物的出入及深淺、遠近、長短的度數(shù)是這樣的,口唇到牙齒間的距離是九分,兩口角的寬度是二寸半,從牙齒向后到會厭的距離是三寸半,整個口腔可容納五合食物。舌的重量是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門的重量也是十兩,寬一寸半。從咽門至胃的長度是一尺六寸,胃的形態(tài)是迂屈曲折的,伸直了長二尺六寸,外周長一尺五寸,直徑五寸,能容納飲食物三斗五升。小腸在腹腔依附于脊柱之前,向左環(huán)繞重疊,下口注于回腸,在外依附在臍的上方,小腸共計環(huán)繞重疊十六個彎曲,外周長二寸半,直徑八分又三分之一分,長三丈二尺。回腸在臍部向左迥環(huán),環(huán)繞重疊向下延伸,也有十六個彎曲,外周長四寸,直徑一寸又三分之一寸,共長二丈一尺。廣腸附于脊前與回腸相接,向左環(huán)繞重疊于脊椎之前由上到下逐漸寬大,最寬處周長八寸,直徑二寸又三分之二寸,長二尺八寸。整個消化道從食物入口至代謝物排出,總長度是六丈又四寸四分,共計有三十二個彎曲。


  【總結


  本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長度和構造,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解剖學相比,這些描述顯得相對簡陋和粗糙了。


  在寫本文時,剛好看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 ,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消化科的主任醫(yī)師丁士剛正在講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體消化系統(tǒng)有很多的彎道,因多方便的原因,食物在這么多彎道中,容易產(chǎn)生停留和積滯,而這種停留和積滯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產(chǎn)生類似沼氣之類的東西,它會順著人體的兩個出口排出,包括口腔和肛門,這也就是為什么檢測幽門螺旋桿菌要靠吹氣和糞便檢測了。


  需要指出的,患消化道潰瘍病的人,多半是白領,這類人腦力勞動多于體力,吃完飯就坐在辦公桌前用電腦,致使腸胃道的彎曲程度加重,為幽門螺旋桿菌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如果想擺脫這類疾病的困擾,動靜結合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在吃完飯之后,要先走走路,讓食物在腸胃上下降,這就是為什么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原因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