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警惕這七種老年癡呆病信號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9-22 00:01
【byb.cn 】(來源:人民網)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什么是阿爾茨海默???阿爾茨海默病在早期有哪些信號?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拷?,記者就此采訪了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yī)師呂洋。
“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癡呆’一般是指阿爾茨海默病,這是癡呆最為常見的類型?!眳窝筢t(yī)生介紹,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主要有漸進性記憶減退、視空間技能損害、失語、失用、失認、執(zhí)行功能障礙等全面性認知障礙,嚴重影響社交、職業(yè)與生活功能,常伴有人格和精神行為改變。
呂洋醫(yī)生提示,家中老人如果有記憶力下降并影響日常生活,難以遵循計劃或解決問題,執(zhí)行日常任務困難,交流障礙,社會退出,判斷或決策改變,情緒或人格變化7種表現,可能是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信號。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復雜的慢性疾病,從輕度到終末期一般8~10年,甚至超過20年,因此照料負擔非常重。”呂洋醫(yī)生表示,在照料的過程中,照料者應最大限度地利用患者的殘留功能,允許他們有自主行為。同時,理解和尊重對患者也很重要。針對不同嚴重程度的阿爾茨海默病,照料原則也不同:
①輕度:此階段患者往往只有性格的改變和短期記憶衰退,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保留。照料者不應給予過度的照顧,主要是督促患者自己有計劃料理生活。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是從出生到老年的挑戰(zhàn),應該重視全生命周期對該病的預防。”呂洋醫(yī)生建議,在嬰幼兒階段應該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最優(yōu)的營養(yǎng);兒童階段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青少年階段進行認知刺激,鼓勵接受高等教育;中年階段努力預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保持體育活動;老年階段繼續(xù)維持認知刺激活動,適當的體育運動,監(jiān)測和控制營養(yǎng)不良。
呂洋醫(yī)生還具體介紹了十種呵護大腦的方法,即規(guī)律而適當的體育運動,堅持學習,遠離吸煙,關注心臟,保護頭部,健康飲食,睡眠充足,關注心理,廣泛社交,挑戰(zhàn)自我。
“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癡呆’一般是指阿爾茨海默病,這是癡呆最為常見的類型?!眳窝筢t(yī)生介紹,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主要有漸進性記憶減退、視空間技能損害、失語、失用、失認、執(zhí)行功能障礙等全面性認知障礙,嚴重影響社交、職業(yè)與生活功能,常伴有人格和精神行為改變。
呂洋醫(yī)生提示,家中老人如果有記憶力下降并影響日常生活,難以遵循計劃或解決問題,執(zhí)行日常任務困難,交流障礙,社會退出,判斷或決策改變,情緒或人格變化7種表現,可能是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信號。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復雜的慢性疾病,從輕度到終末期一般8~10年,甚至超過20年,因此照料負擔非常重。”呂洋醫(yī)生表示,在照料的過程中,照料者應最大限度地利用患者的殘留功能,允許他們有自主行為。同時,理解和尊重對患者也很重要。針對不同嚴重程度的阿爾茨海默病,照料原則也不同:
①輕度:此階段患者往往只有性格的改變和短期記憶衰退,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保留。照料者不應給予過度的照顧,主要是督促患者自己有計劃料理生活。
②中重度:此階段患者認知功能逐漸減退,日常生活能力降低,需要照料者幫助應對生活中的各種障礙。建議照料者協助患者進行簡單、有規(guī)律的生活自理,培養(yǎng)其自信心和安全感。此期行為紊亂比較明顯,容易走失,特別注意技巧護理和防走失。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是從出生到老年的挑戰(zhàn),應該重視全生命周期對該病的預防。”呂洋醫(yī)生建議,在嬰幼兒階段應該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最優(yōu)的營養(yǎng);兒童階段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青少年階段進行認知刺激,鼓勵接受高等教育;中年階段努力預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保持體育活動;老年階段繼續(xù)維持認知刺激活動,適當的體育運動,監(jiān)測和控制營養(yǎng)不良。
呂洋醫(yī)生還具體介紹了十種呵護大腦的方法,即規(guī)律而適當的體育運動,堅持學習,遠離吸煙,關注心臟,保護頭部,健康飲食,睡眠充足,關注心理,廣泛社交,挑戰(zhàn)自我。
有關【老年癡呆】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突發(fā)腦梗三大治療要跟上05-19
- [事件]中國古代用針治白內障05-19
- [事件]牛奶輸血曾在美流行05-19
- [事件]怪病要治痰05-18
- [事件]平衡力“照”出心腦問題05-18
- [事件]鯪魚為啥多被做成罐頭05-18
- [事件]食物最佳溫度35~45℃05-17
- [事件]50歲減肥成功腎癌風險降2...05-17
最新文章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32刺熱之五臟...05-19
- [事件]突發(fā)腦梗三大治療要跟上05-19
- [事件]中國古代用針治白內障05-19
- [事件]牛奶輸血曾在美流行05-19
- [事件]怪病要治痰05-18
- [事件]平衡力“照”出心腦問題05-18
- [事件]鯪魚為啥多被做成罐頭05-18
- [事件]食物最佳溫度35~4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