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用"導彈+霰彈"治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精確定位修復痛覺 他的皰疹后神經痛消失了!
安建雄團隊創(chuàng)新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論文發(fā)表在英文國際期刊《疼痛研究雜志》
以往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方法包括抗抑郁藥、抗癲癇藥、甚至價格昂貴的脊髓電刺激等,但效果有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多數(shù)病人因產生耐受鎮(zhèn)痛作用降低或消失。有時不得不使用化學(酒精和阿霉素)或物理(射頻熱凝)或外科手術等方法破壞神經,療效不僅不確定,而且神經破壞后產生的“痛性麻木”現(xiàn)象反而加劇患者的痛苦。為此,中國醫(yī)科大學航空總醫(yī)院暨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yī)學研究院安建雄團隊經過多年探索,針對帶狀皰疹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背根神經節(jié)內持續(xù)損傷神經的病理機制,用“導彈+霰彈”原理,在超聲和C型臂等影像技術引導下,替代以往神經破壞藥和激素等有害藥物,將抗病毒和神經修復藥物精確注射到頸部背根神經節(jié)周圍,通過抗炎、抗病毒和神經修復作用治療皰疹后神經痛,結果獲得90%總有效率。該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新療法的效果與患者年齡、性別、治療頻率和高血壓病等無關,但糖尿病和病程長兩個因素會降低療效。由于新的療法屬于靶點精確介入療法,不僅副作用和并發(fā)癥大幅降低,而且對病變神經的痛覺、溫度覺和觸覺等功能有修復作用,遠期鎮(zhèn)痛效果更好等優(yōu)點。
這項研究已經于2018年10月發(fā)表在英文國際期刊《疼痛研究雜志》,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林斯妤,導師安建雄為通訊作者,國際合作作者包括美國匹茲堡大學Williams和Cope博士,以及英國的Eastwood教授。這一成果隨后被中文報紙《醫(yī)學參考報-疼痛頻道》第一期選登。
本世紀我國的臨床疼痛醫(yī)學在規(guī)模上獲得長足發(fā)展,但遺憾的是鮮有原創(chuàng)性成果貢獻于世。為探索不以犧牲感覺和運動等神經功能為代價的前提下控制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等頑固性神經病理性疼痛,安建雄團隊用近20年時間,研制三叉神經痛、臂叢神經痛和中樞痛等新型動物模型,并用轉化醫(yī)學原理,進行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其成果陸續(xù)發(fā)表于國際期刊雜志。已發(fā)表SCI論文達40余篇,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資助。此前安建雄團隊用同樣理論和方法治療三叉神經痛獲得成功并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美國杜克大學權威醫(yī)生科學家、三叉神經痛權威專家Wolfgang Liedtke教授曾于2018年6月4日來北京專門訪問考察,并給予高度評價。安建雄團隊長期致力于用無創(chuàng)和神經修復等手段治療頑固性疼痛,通過大量病例證實,這種療法不僅可以大幅提高療效,副作用和并發(fā)癥也大幅下降。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測腸道健康04-01
- [事件]腸息肉離癌約5~10年04-01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