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吃辣發(fā)汗可祛濕?這些招全不靈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10-25 00:01
【byb.cn 】(來源:科普中國)中醫(yī)有“六淫邪氣”的說法,即風、寒、暑、濕、燥、火,其中,濕氣被稱為“萬病之源”。對于“濕氣重”者來說,祛濕非常重要,但也不能輕信傳言,否則可能適得其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祛濕誤區(qū)呢?
誤區(qū)一:吃辣發(fā)汗可祛濕
通過吃辣發(fā)汗祛濕的說法流傳甚廣,不少人認為,四川、湖南、重慶等地的人愛吃辣,是因為其能發(fā)汗祛濕。對此,江蘇省南京市中醫(yī)院金陵名醫(yī)館教授張鐘愛在接受《生命時報》采訪時指出,四川、湖南、重慶等地氣候潮濕,吃辛辣食物可以發(fā)汗,但中醫(yī)認為,濕氣大多與脾的運化有關,和出汗關系不大,所以中醫(yī)在提到祛濕的時候,更多的是強調健脾利濕,而非發(fā)汗。
誤區(qū)二:“濕氣重”者少運動
有些患者認為,“濕氣重”說明身體比較虛弱,應該注意休息,少運動。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為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感四肢無力,但又不想運動。其實,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加速濕氣排出體外,比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都有助于活化氣血循環(huán),增加水分代謝。
誤區(qū)三:只顧“祛濕”不“健脾”
很多人在“濕氣重”時只顧著祛濕,卻忽略了健脾,這樣的結果往往是“舊濕氣剛走,新濕氣又來”。對此,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科主任田耀洲在接受《新華日報》采訪時指出,祛濕時最好兼顧祛濕和健脾。祛濕可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健脾則能使祛濕更容易,進而產生良性循環(huán)效果。(李易明)
本文由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門診部副主任醫(yī)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文化學后備學科帶頭人宋歌進行科學性把關。
有關【祛濕】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長期夜跑傷陽氣08-19
- [事件]頭皮發(fā)癢常見八類原因08-19
- [事件]睪酮水平高男性老得慢08-19
- [事件]十件小事能防失智08-18
- [事件]情緒價值如何重塑新消費生態(tài)08-18
- [事件]六大生活陷阱讓膽結石鎖定年...08-18
- [事件]舉起五公斤健康分水嶺08-17
- [事件]智齒里藏著治病“貴藥”08-17
最新文章
- [事件]長期夜跑傷陽氣08-19
- [事件]頭皮發(fā)癢常見八類原因08-19
- [事件]睪酮水平高男性老得慢08-19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45厥論之寒熱...08-18
- [事件]十件小事能防失智08-18
- [事件]情緒價值如何重塑新消費生態(tài)08-18
- [事件]六大生活陷阱讓膽結石鎖定年...08-18
- [事件]舉起五公斤健康分水嶺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