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壽命長不長 低頭看看腳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4-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健康雙腳膚滑紅潤無開裂,出現腫涼麻癢要當心 壽命長不長 低頭看看腳
通常,健康的雙足具備5個特點:1.腳趾活動自如,不疼不癢;2.腳掌有一定彈性;3.足部皮膚光滑濕潤,無開裂,腳趾甲光滑且紅潤;4.行走時不會有明顯的足部疼痛和不適;5.站、走都能提供充足支撐。并非所有人都能滿足這些健康條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
腿腳經常疼腫脹麻。臨床中,腳部麻木是常見的不適癥狀,有些是久坐久蹲、蹺二郎腿等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引發(fā)的,無需擔心。但如果排除了這些外因,疼麻仍然頻繁出現,就要引起警惕。
如果經常出現疼麻,尤其是行走過程中,可能存在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或腰椎退行改變等問題;如果伴隨發(fā)紅、發(fā)熱,可能是骨折或骨裂、肌腱炎、軟組織感染或關節(jié)炎急性發(fā)作的信號;如果是睡覺時出現單側麻木,需警惕腦血管問題,盡快就醫(yī)。
雙腳腫脹往往預示著循環(huán)不暢,比如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深靜脈血栓、淋巴水腫等問題,“三高”人群尤需警惕。此外,如果腎臟發(fā)生病變,身體無法排出多余的水分,也常出現雙下肢腫脹。
雙腳顏色蒼白暗黃。如果雙腳的顏色蒼白甚至發(fā)紫,可能是血液循環(huán)不良導致腳部缺血缺氧,也可能是貧血造成的;如果顏色發(fā)黃,多考慮是飲食不當引發(fā)的,比如攝入過量富含胡蘿卜素的橙色食物,但黃疸、膽囊炎也可有此表現。
趾甲分層暗無光澤。如果腳趾甲變得沒有光澤、表面凹凸不平,或趾甲分層等,可能與外傷、真菌感染、營養(yǎng)不良等有關,比如甲營養(yǎng)不良、甲真菌病、銀屑病等;腳趾甲發(fā)白常見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淋巴水腫或呼吸道疾病;腳趾甲發(fā)黃且增厚可能是真菌感染。
即使夏季也很冰涼。有些人群的雙腳一年四季都很涼,即使是炎熱的夏季,這可能是血液運行異常的信號,比如供血不足、動脈閉塞,建議查查血管。此外,神經病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影響體溫調節(jié)功能,也可能造成雙腳發(fā)涼。
臭癢脫皮或是腳氣。雙腳無異味代表汗腺和皮脂腺沒有異常,如果出現酸臭味,往往是汗液、皮膚角質與細菌作用的結果,需加強腳部清潔,穿著透氣的鞋襪。如果長期有較強的腳臭味,且伴隨瘙癢,甚至出現腳趾縫間脫皮、水泡、皸裂、潰瘍等,腳氣的可能性更大。
出現上述足部異常時,最好及時就醫(yī)以明確病因,尤其是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一旦有足部變形、肌肉萎縮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yī)檢查,以免出現并發(fā)癥。
通常,臨床懷疑腰椎間盤等骨骼問題時,需進行X光、磁共振等檢查,以及步態(tài)分析等;排查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炎癥、下肢血管異常時,常選擇超聲檢查;感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可通過抽血檢查明確;通過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等情況以及相關檢查可判斷有沒有血液循環(huán)問題或皮膚病。
在中醫(yī)看來,腳部問題多與氣血不暢、寒濕瘀滯、陽氣不足等相關,在進行正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日常居家可做些足部保健來通經活絡、溫和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泡腳加點料。每天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和疼痛,可在水中加上生姜、紅花、艾葉等中藥,增強通絡散寒的效果,泡到額頭微微出汗或背部略有汗出,說明經絡已通,氣血得暢。
按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中線前1/3處,是足少陰腎經的重要腧穴,用拇指按涌泉穴5分鐘,每天揉1~2次可補腎益精、強身健體,但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引發(fā)疼痛等不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 戴 敏
《生命時報》 2024-03-15 第1784期 第16版
通常,健康的雙足具備5個特點:1.腳趾活動自如,不疼不癢;2.腳掌有一定彈性;3.足部皮膚光滑濕潤,無開裂,腳趾甲光滑且紅潤;4.行走時不會有明顯的足部疼痛和不適;5.站、走都能提供充足支撐。并非所有人都能滿足這些健康條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
腿腳經常疼腫脹麻。臨床中,腳部麻木是常見的不適癥狀,有些是久坐久蹲、蹺二郎腿等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引發(fā)的,無需擔心。但如果排除了這些外因,疼麻仍然頻繁出現,就要引起警惕。
如果經常出現疼麻,尤其是行走過程中,可能存在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或腰椎退行改變等問題;如果伴隨發(fā)紅、發(fā)熱,可能是骨折或骨裂、肌腱炎、軟組織感染或關節(jié)炎急性發(fā)作的信號;如果是睡覺時出現單側麻木,需警惕腦血管問題,盡快就醫(yī)。
雙腳腫脹往往預示著循環(huán)不暢,比如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深靜脈血栓、淋巴水腫等問題,“三高”人群尤需警惕。此外,如果腎臟發(fā)生病變,身體無法排出多余的水分,也常出現雙下肢腫脹。
雙腳顏色蒼白暗黃。如果雙腳的顏色蒼白甚至發(fā)紫,可能是血液循環(huán)不良導致腳部缺血缺氧,也可能是貧血造成的;如果顏色發(fā)黃,多考慮是飲食不當引發(fā)的,比如攝入過量富含胡蘿卜素的橙色食物,但黃疸、膽囊炎也可有此表現。
趾甲分層暗無光澤。如果腳趾甲變得沒有光澤、表面凹凸不平,或趾甲分層等,可能與外傷、真菌感染、營養(yǎng)不良等有關,比如甲營養(yǎng)不良、甲真菌病、銀屑病等;腳趾甲發(fā)白常見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淋巴水腫或呼吸道疾病;腳趾甲發(fā)黃且增厚可能是真菌感染。
即使夏季也很冰涼。有些人群的雙腳一年四季都很涼,即使是炎熱的夏季,這可能是血液運行異常的信號,比如供血不足、動脈閉塞,建議查查血管。此外,神經病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影響體溫調節(jié)功能,也可能造成雙腳發(fā)涼。
臭癢脫皮或是腳氣。雙腳無異味代表汗腺和皮脂腺沒有異常,如果出現酸臭味,往往是汗液、皮膚角質與細菌作用的結果,需加強腳部清潔,穿著透氣的鞋襪。如果長期有較強的腳臭味,且伴隨瘙癢,甚至出現腳趾縫間脫皮、水泡、皸裂、潰瘍等,腳氣的可能性更大。
出現上述足部異常時,最好及時就醫(yī)以明確病因,尤其是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一旦有足部變形、肌肉萎縮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yī)檢查,以免出現并發(fā)癥。
通常,臨床懷疑腰椎間盤等骨骼問題時,需進行X光、磁共振等檢查,以及步態(tài)分析等;排查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炎癥、下肢血管異常時,常選擇超聲檢查;感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可通過抽血檢查明確;通過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等情況以及相關檢查可判斷有沒有血液循環(huán)問題或皮膚病。
在中醫(yī)看來,腳部問題多與氣血不暢、寒濕瘀滯、陽氣不足等相關,在進行正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日常居家可做些足部保健來通經活絡、溫和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泡腳加點料。每天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和疼痛,可在水中加上生姜、紅花、艾葉等中藥,增強通絡散寒的效果,泡到額頭微微出汗或背部略有汗出,說明經絡已通,氣血得暢。
按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中線前1/3處,是足少陰腎經的重要腧穴,用拇指按涌泉穴5分鐘,每天揉1~2次可補腎益精、強身健體,但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引發(fā)疼痛等不適。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靜脈曲張失智風險高07-05
- [事件]變遺憾為晚年動力07-05
- [事件]低血糖也傷眼睛07-05
- [事件]10歲前腰高比大 慢病來得...07-04
- [事件]女性心跳快 男性易房顫07-04
- [事件]接吻會傳播焦慮抑郁07-04
- [事件]每天爬爬樓抗衰延壽07-03
- [事件]普通人補葉酸防不了中風07-03
最新文章
- [事件]靜脈曲張失智風險高07-05
- [事件]變遺憾為晚年動力07-05
- [事件]低血糖也傷眼睛07-05
- [事件]10歲前腰高比大 慢病來得...07-04
- [事件]女性心跳快 男性易房顫07-04
- [事件]接吻會傳播焦慮抑郁07-04
- [本站]酷暑難耐當心空調病07-03
- [事件]每天爬爬樓抗衰延壽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