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夏季濕熱,易發(fā)“三疹”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yī)師 耿愛愛
《生命時報》 2023-07-07 第1717期 第8版
①單純皰疹
現(xiàn)代皮膚病學認為此病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導致的皮膚病,相當于中醫(yī)的“熱瘡”。熱瘡是指在熱病之后或高熱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中醫(yī)又稱此病為“熱氣瘡”“火燎瘡”“剪口瘡”。本病在《肘后備急方》中首見記載,運用傳統(tǒng)中醫(yī)藥治療,有癥狀緩解快、病程明顯縮短、復發(fā)次數(shù)減少等優(yōu)勢。具體方法:皰疹初起,水皰未破,外用雄黃解毒洗劑。皰多疹紅,糜爛滲液者,取馬齒莧60克水煎取汁,冷濕敷,每次15分鐘,每日2~3次。糜爛結痂,灼熱微癢者,選用雙料喉風散、黃連膏、紫草膏外涂。用藥的基礎上,需注意飲食調護,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炙煿、肥甘厚味。
?、趲畎捳?
其屬于中醫(yī)“蛇串瘡”范疇,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xiàn)成群水皰,呈帶狀排列,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本病常見成群水皰沿身體一側呈帶狀分布,宛如蛇行,故名“蛇串瘡”。中醫(yī)治療“蛇串瘡”,早期治宜清利肝膽濕熱、解毒止痛。皰大水多者,重在利濕。后期因余毒未盡、氣血瘀滯,治療以扶正祛邪、化瘀止痛為要。常用方法包括刺絡放血、火針、拔罐、針灸等。疾病早期宜選用刺絡放血法,在應用刺絡放血、火針治療的同時,可配合拔罐治療,力求去瘀生新、通絡止痛。還可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在遠端配合針灸療法,減緩痛苦,促進康復。1.初起灼紅者,用玉露膏外搽,每天3~5次。2.水皰未破者,選二味拔毒散、解毒搽劑、三黃洗劑等外搽,每天4~8次。3.水皰已破,滲液少,選青黛散、黃靈丹、二味拔毒散等用麻油調敷,每天2~4次。4.水皰已破,滲液多,取生甘草30克、枯礬10克、馬齒莧30克、黃連10克水煎取汁,冷濕敷,每天2~4次。5.化膿壞死者,創(chuàng)面上撒九一丹,蓋紅油膏,每天1次。用藥期間,忌魚腥、辛辣香燥之品,保持局部干燥、清潔。
?、蹪裾?
相當于中醫(yī)學“濕瘡”范疇,是一種皮損、且有糜爛流滋等潮濕證候的皮膚疾患?!皾癔彙钡闹嗅t(yī)外治,分三個時期。1.急性期。有明顯滲出者,取黃柏、黃連、馬齒莧、五倍子、枯礬,煎水待冷后濕敷,忌洗。滲出減少時,可用青黛散(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黃柏60克,研細末和勻而成)干撲或麻油調敷。2.亞急性。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搽,每天3次。也可用蛇黃散(蛇床子1份、黃柏2份、赤石脂1份、寒水石1份、廣丹0.5份,研細末和勻而成)清油調搽。3.慢性。青黛散、蛇黃散外搽,或龍衣散(蛇蛻、蛤粉、青黛研細末而成)調油外搽,也可用去炎松、膚輕松軟膏,或中藥封包治療:取5%~10%硫磺膏外搽后,用保鮮薄膜封包患處,每天1次,每次2~3小時。適用于慢性濕疹皮疹肥厚者?!皾癔彙钡闹嗅t(yī)調護,強調尋找誘因減少復發(fā),避免不良刺激。忌用熱水燙洗,避免搔抓,忌用堿類及肥皂等。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魚腥、海味、辛辣、酒類、咖啡、濃茶等。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zhàn)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zhàn)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jīng)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