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聰明人能聽進意見 視網膜效應

聰明人能聽進意見 視網膜效應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8-2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避免片面執(zhí)拗 提升認知高度 聰明人能聽進意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賴巧珍

  《生命時報》 2022-08-12 第1631期 第15版


  你很開心地買了一件新款的衣服穿在身上,興高采烈地出門了,結果發(fā)現(xiàn)街上突然多了很多和你穿同款衣服的人。這時可能你會很納悶,為什么買之前沒發(fā)現(xiàn)這么多人穿,買之后覺得遍地都是?這可能是“視網膜效應”(又稱孕婦效應)搗的鬼。這是指,由于人們內心過于關注或追求某種事物,使自己的視覺發(fā)生偏差,自然或不自然地留意相關信息,無意識地過濾掉其他信息,產生選擇性注意的現(xiàn)象。

  心理學上有一個經典的實驗證實了這一現(xiàn)象。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們找來一些志愿者,并讓他們讀一本書,書里描繪了一位名叫簡的女生一個星期的生活,書中內容既體現(xiàn)簡外向的一面,也體現(xiàn)簡內向的一面。之后,研究者把志愿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要判斷簡適不適合做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另一組則判斷簡適不適合做房地產經紀人。隨后,兩組志愿者還要給出解釋,為什么覺得簡的性格適合這項工作。到了最后,研究者會再分別問他們,覺得簡適不適合另一項工作。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人都給出了否定意見,認為“以簡的個性”,不適合另一項工作。這么看來,簡其實兩項工作都能做,但人們做出判斷后,會固執(zhí)地捍衛(wèi)自己的選擇并收集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jù)”,導致信息收集上的偏差,只挑自己“喜歡”的信息,忽略其他資料,最終引起認知偏見。

  視網膜效應是如何產生的呢?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圖式”,指我們對已有知識、經驗形成的認知框架,即每個人心中自有一套理解世界的體系。符合圖式的事物,大腦可以更快識別并加以處理。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每天我們面對大量資訊,能一眼就看到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常見的、能理解的信息。這么做不會讓認知混亂,可以保持內在世界的一致性。所以我們在學習、理解一個新理論、新知識的時候容易費力,因為原本的圖式會排斥新事物。

  視網膜效應,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更敏銳并專注于當前關心的事物,但另一方面,也會讓人陷入片面、執(zhí)拗,不能全面地看待問題,做出錯誤分析、評價;也讓人難有源頭活水,不能吸納新鮮知識,阻礙發(fā)展進步。為防止視網膜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應隨時提醒自己: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每個人在講述自己的觀點時,都不是隨便說說的,有他們自己的考慮和見解,不要輕易地否定、輕視他人的認知。所謂兼聽則明,如果你愿意把別人的話聽進去并認真思考,那么自己的圖式就會不斷擴大,知識體系也會更全面、完備。認知的邊界拓展了,看人看事就會更客觀,做出的決策也會更明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