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wǎng)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wǎng)評>> 事件>> 靜脈輸液講究多 好些人不知

靜脈輸液講究多 好些人不知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5-11 00:01

    【byb.cn 】(來源:科普中國)一直以來,關于輸液,很多人都存在錯誤認知:一旦發(fā)燒了就趕快輸液,與口服用藥相比,靜脈給藥更方便,且見效快。殊不知,輸液并不是“萬能藥”,這里面有大學問。

 

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原理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質、藥物由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如今,靜脈輸液技術日趨“方便化”,甚至出現(xiàn)了一兩個星期不用取下針頭的套管針。

 

但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盡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

 

這是因為不當?shù)妮斠哼^程暗藏著很多健康風險,在過度輸液中尤其是抗生素的濫用,還會增加耐藥細菌的產(chǎn)生,最后導致無藥可用。除了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概率更高之外,過度輸液還可能對人體造成更多的傷害。由于靜脈輸液必須借助醫(yī)療器械,即使注射器和針頭等器具完全消毒,輸液依然存在著其他風險,中間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可能導致不適甚至感染。比如,如果針管藥液中混入氣泡或者血凝塊,可能會堵塞血管,甚者會導致心臟停止跳動。同時,輸入體內的液體中含有不溶性微粒,這種微粒進入到血液后,會隨著血液走遍全身,可能會堵塞毛細血管,還可能導致藥物性腎損傷。

 

在生病輸液過程中,有不少人總是嫌速度太慢并私自調整點滴速度,這樣的做法也有著極大的危害。針對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醫(y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給病人調整相應的點滴速度,但病人并不具備這種醫(yī)學知識,如果自己調了,就會帶來一些臨床危害。因為如果輸液速度太快,藥物中的水分大量地流入血液,會加重人體心臟的負擔;藥物經(jīng)過的血液濃度升高,來不及被吸收,可能引起藥物中毒;每個患者輸液時使用的藥物不同,每種藥物對時間的要求不同,對血管刺激的程度也不同,影響治療效果。一般來說,輸液速度是1分鐘1-2毫升,或者說20-40滴,但是仍要根據(jù)醫(yī)囑進行調節(jié)。

 

輸液拔針后,按壓也有講究。大多數(shù)人認為按針眼處即可,但實際并非如此。在靜脈輸液穿刺時,表皮上的針眼和血管上的針眼不在同一點上,兩者有一定距離,這與進針角度及患者自身的皮下脂肪厚度有關,我們平常肉眼見到的只是表皮上的針眼。因此在拔針時,將表皮針眼與血管針眼同時按壓才可有效止血。按壓的最佳時間為5分鐘,不可在拔針后停止按壓,隨意活動,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膚及皮下發(fā)生出血或瘀血。

 

生病過程中要謹遵醫(yī)囑,做到醫(yī)患雙方共同配合。在輸液問題上堅持“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科學用藥,才能盡早戰(zhàn)勝疾病。

(據(jù)新華網(wǎng)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報道)

搜索